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comment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赞,开学第一天,我已经感受到这个学期不会那么简单。
虽然课程少,但是课程实在有点难,需要你熟练掌握数学、物理、编程语言这些内容,然而……
不过不管怎样,加油干吧,毕竟昨天才给自己打的鸡血。
今天闲暇之余,我回顾了我之前的大学学习,突然意识到我以前所存在的一个思维误区;
也许大家都有,也许没有,在这里记录一下我的思考,也许对你有用,也许没有。
在前段时间,我一直研究各种技术,研究通了之后,又迫切的希望和人分享,于是就写了一些教程在公众号。
而且我还担心有人看不懂,所以会尽可能详细的把每一个步骤写清清楚楚。
但是随着加我好友人数的增多,我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使我教程写的这么清楚,依旧有人不愿意自己稍微思考一下,反而更热衷于加我好友,张口询问。
我很乐意回答大家的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
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随便搜一下,就能解决,但是很多人却更喜欢直接要答案,不愿意简单的上个网。
在我眼中的保姆级教程,在其他人执行的时候依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就在想,这样的保姆级攻略,所谓的适合所有人的教程真的存在吗?**
我仔细想了想,估计是不存在的。
每个人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他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而这些能力上的不同,也就导致了面对相同的一篇教程时的不同结果。
任何所谓的教程、有价值的文章,它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这也就导致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干扰因素。
当这些差异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放大之后,也就会导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就拿之前我写的ChatGPT接入微信的教程来说,我笃信,我已经将所有的步骤最简化,已经不需要任何动脑的操作了。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教程,它依旧会出现很多的意外:
网站的登录
API keys的获取
文件的下载
文件的解压
代码的修改
……
越是详细的过程,其实也许越容易出错,因为你写的足够详细,读者会完全跟着你的步骤去做,但凡有任何一个步骤出了问题,其实读者也更愿意去询问作者。
作者能够将这个技术学会,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总结写出一篇教程来,毫无疑问,在这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作者必然是踩过很多坑的。
有了问题,去问作者,毫无疑问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方便的,能够极大的减少我们学习所需要付出的精力。
但是这又容易导致两个很严重的问题:
**对作者而言,**作者已经学会这门技术了,在很多情况下,后面与读者的交流都是浪费作者时间,完全是作者单方面的付出。
**对于读者而言,**即使作者愿意毫无保留的和你分享交流,读者又是否真的有收获呢?
短期而言,读者很快的也学会了这门技术,确实是减少了学习的成本,但是长期来看,读者是不是会失去些什么?
由于习惯性的求助,我想时间久了,自己也就不愿意思考了,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就没了;
而一旦失去了主动探索的精神,我觉得人生也就很难取得大的突破了,即使是保持现状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相反,如果写教程时不考虑面面俱到,只写方法干货,加以适当的解释,我想结果反而会更好。
**于作者而言,**作者的工作量会降低,能够极大的节约时间成本;
**对于读者,**方法已经有了,至于能不能学会就全看你愿意探索到哪个程度,如果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其他有价值的问题,你愿意和作者交流,那就完全是双赢的局面;
**即使没有和作者交流,**你的探索能力也会在这个学习中不断提升,对于作者而言,也是帮助了他人,也是很不错的事了。
**至于那些不愿意思考,**不想花费任何功夫就把技术学到的人,那其实他对其他人其实也很难又啥帮助。
信息的交流是相互的,如果有方法的前提下你都不愿去思考探索,那么我基本可以判定这类人是不会对其他人提供任何价值的。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这类读者是不会关注作者的,即使暂时关注,时间久了也必然取关,这样也挺不错的。
通过一篇篇有价值的文章,作者能够结交一批有思想的读者,筛选掉那些只求索取的人,对于任何一方都是赚的。
所以所谓的超详细攻略不过尔尔,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超详细攻略,只要是教程,就必然有门槛,门槛的高低全看读者本身的基础。
而至于能否把技术学会,那则是取决于读者愿意探索到什么程度了。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不断探索的精神。**
以上共勉。
- 作者:王博霖
- 链接:https://www.wbolyn.com//article/251a91b5-8f66-812a-86eb-c7745de697c9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