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comment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测试,恰好无聊,于是点开网页完了一下,一个很有趣的测试,看了它给出来的结果,还挺有意思的。
**下面是由这个测试所引起的几点思考,分享给各位,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Eia1pKbzLGbQPKbpOF6GL7hMYKibhPNv41kN1Iqc6S7ZetRO06WbeyicUewd26FjGNEfIVc90xgib39dQyzbRWpE3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xpic
简要地分析一下测评结果
如下图,下面是测试的结果,简要的分析了一下,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其实也不是那么准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OibUQo7e2GzIa5xWKoFV7NYpVLpRh7YJeoNfepws4ZoenR03BHLUNY0nVyF8P8OQ2NwZfA1zxJpewOjMPsjsNQ/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
自洽?仔细回忆一下我过去的生活,确实是这样,人和事基本上都能按照自己的逻辑理顺。
解决麻烦?独立平衡?在很多时候我应该属于是单线思维,一个问题深挖到底,也很少求助他人。
这虽然帮助我养成了很好的思维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也偶尔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很前面的从各个角度看问题,或者是一根筋。
我觉得最妙的还是灵感吧,很多时候看见某个人,了解到某件事,突然就会想到一些很奇妙的点子,非常享受这种灵感迸发的时刻。
不过看来我似乎并不是一个工作狂,生活自洽,平平稳稳,确实缺少一点狂野。
哈哈哈,挺有趣。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Eia1pKbzLGbQPKbpOF6GL7hMYKibhPNv41OCMcISznoJiahRMEZQp4jzYJx0lI5FJAVfINB2GXbNV5cPJicGnVmz3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xpic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性格测评?
浅聊一些我对于这两年比较火的星座、mbti 这类东西的看法。
我们很多人似乎非常热衷于这类测评,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也想找寻真正的自己。
但是探寻自己的内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许再过很多年,我们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这类测评无疑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内求不得,故而外求!
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是有意义的,他为我们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比较的对象。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OibUQo7e2GzIa5xWKoFV7NYpVLpRh7YJweD2bLpPt7bVdYibgZUjAZHUpib9mcgVA7ysibRIwf6XXE8IYaDy5hYQA/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
选择题总比提空题简单的多,我们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却可以根据这些测评结果的标签慢慢去靠近这些标签。
说到底,人们只是在追求一种稳定性,追求一个确定的结果。
但是遗憾的是,人生是一场概率游戏,人的性格也绝对不可能标签化,人本生就是一个复杂的物种。
一个真实的人是无法用简单的标签来认知的,我们必须要接受人的复杂性与人生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另一方面代表着可能,认识更多不同性格的人的可能,探索更多不同的人生的可能。
去追求、去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它会唤醒我们身上对于人的基本的好奇。
我还是觉得,人们可以给足时间和耐心,有勇气地、热烈地去追求一些更好的结果。
我们需要用更深入的、更加不那么吝啬的方式,付出时间、精力来实践和体验生活,去看到、接触、交往和爱那些完整的、具体的人。
人生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概率游戏,正是因为这些可能才让人生格外精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Eia1pKbzLGbQPKbpOF6GL7hMYKibhPNv41DpngqwbXEjiaOiaDJ6j74bhOR8PPq7MfT5iaicKTE4ZmPXp2y0J6wdQQm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xpic
互联网博主标签化的意义
从互联网网民心理研究互联网博主标签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是复杂的,这份复杂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于是人们渴望确定性。
标签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地域标签化、博主标签化、平台标签化……
一看到上海 IP,开口就是沪爷;聊到 微博,互联网化粪池;聊到某个人,他身上最突出、最所谓人知的点就是他的标签……
从真实的人际交往来看,这当然是诸多不利之处,但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标签化又是重要且必要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OibUQo7e2GzIa5xWKoFV7NYpVLpRh7YJx7hHYHt8MHBRJsvnaqz1an07b4twr2iad85ctOY2Ffp0sqd6ABr0iaqA/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
打开 github 的网站,我就知道上面基本上全是程序相关的内容;打开知网,我们是去查文献的;打开抖音某个漂亮小姐姐的主页,可能是工作累了去养养眼,休息一会……
这些标签化让我们记住了不同事物的特点,尽管它不是全部,但是这个标签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它希望我们知道的最重要的一点。
与之相类似的是互联网博主,博主也需要标签化,标签化让一个人走向单一的同时也表示着他的专业。
互联网博主千千万万,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踏,互联网高速发展,博主层主不穷,想要在上面留下痕迹,让人记住,你就必须要有一个让人记住的点。
从这个点进行放大,进而标签化,当大家提起你来时,伴随着的就是你身上的这个标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OibUQo7e2GzIa5xWKoFV7NYpVLpRh7YJcjW990SpN0WzJ8lhvk9vbPDxicKgVu1S0RP3WDn8vziaKlrrdanBNsvA/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
能够让少数人认可你的这个标签的时候,你就是一个小品牌,当有足够多的人认识你,记住你的标签,你也自然就打造了自己的个人品牌。
董明珠从员工到格力董事长;董宇辉讲好人间烟火故事;孟羽童世界前 500 强董事长助理……
这些都是他们的标签,他们的人是多元的、立体的,但是我们记住他们的点是标签化的、单一的。
想要被人记住,就需要将这些单一的,你擅长的某个点放大,通过互联网进行无限的放大。
或许这也就是所谓的个人品牌。
- 作者:王博霖
- 链接:https://www.wbolyn.com//article/252a91b5-8f66-810f-a34e-d6ac32a77bdb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