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comment
大家好,我是王赞,昨天分享了一下Markdown语法的一些简单教程。
在发表文章之后,我又重新反思了一下这种语法,有些不一样的感悟,和大家简单的聊一下。
1.Markdown语法及应用
1.1 Markdown语法简介
虽然昨天已经通过ChatGPT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这种语法,但是在聊一下也无不妥之处。
-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用于简单而优雅地创建格式化文本。
- 它以简单的方式表示各种格式,如 headings(标题)、bold(粗体)、italic(斜体)、code blocks(代码块)等。
- Markdown 使用简单的语法来创建各种格式。
- 可以嵌入链接和图片,以及其他功能,如列表、引用和表格。
- Markdown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或编辑器来编写,并可以转换为 HTML 和其他格式。
- Markdown 语法简单明了,易于阅读和编写。
它的功能很简单,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简单的编辑器/排版工具;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工具,却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得到应用。
1.2Markdown语法的应用领域
其实在了解之前我也没意识到它的应用领域这么广泛,但是仔细了解之后确实让我大吃一惊。
- Github项目说明:Github就不介绍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同性交友平台,它在程序员心中的神圣地位没有任何一个网站能够代替。
- Markdown语法就广泛应用于Github平台,每个项目基本上都有一个md格式文件,足见Mardown的使用人群数量之多。
- Markdown可以完美转换成排版优美的word、pdf或者PPT;
- 它可以极大的减轻你排版的压力,将精力集中于内容本身。
- 知乎、公众号、稀土掘金、简书等平台都支持Markdown;
- 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完全使用Markdown语法写的,没有任何的后期排版,但是排版依旧非常漂亮。
OK,Markdown语法的应用就简单说这么多,更多的应用领域等待你自己去发掘。
2 Markdown的产品理念
其实上面聊了这么多,大家对它的产品理念肯定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下面总结一下Markdown语法的核心理念:简约、易读、易写。
- 简约意味着 Markdown 的语法非常直观和简单,没有复杂的标记符号和格式要求。
- 即使没有编程经验,用户也可以轻松上手。这使得编写和编辑 Markdown 文档变得快捷和高效,同时也减少了任何形式上的干扰和混淆。
- 易读性是 Markdown 的另一个关键特征。
- Markdown 使文档具有高度一致和易于阅读的外观,不仅方便人们在网页中阅读,而且可以正确反映所表达的信息。
- 此外,Markdown 还可以使用常规文本格式,如斜体、粗体和标题,使得文本结构更为清晰明了。
- 上述特点都可以归结于 Markdown 的易写性。
- Markdown 的语法足够简单,使其成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文档格式。
- 通过相对简单、直观和易扩展的语法,Markdown 可以达到快速编写和调整文档样式的目的。
- 在可视化编辑器中,Markdown 的易写性甚至可以被提高到所见即所得的水平。
上述内容来自ChatGPT的总结,很到位,但是感觉差一点意思。
在我看来,Markdown语法最为牛逼的地方在于:它使用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将写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身上。
在Markdown语法中,你不能选择字体、字号、行间距,它已经为你做好了选择。
你唯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专注于输出内容本身。
我想这可能也是这个产品能够成功的原因,让创作者专注于内容而非形式。
3 唯一重要的就是内容
在开始这部分内容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用QQ?反正这些年我基本上没怎么使用QQ了。
我记得在最开始我使用QQ的时候,它的功能非常简单,远没有现在这么冗杂。
现在我偶也也会使用QQ,但是我的QQ都是设置了成了体验模式。
相比于其他模式,体验模式的界面比较简单,就只有聊天列表、好友列表、QQ空间。
这种模式和微信非常像,他们的核心功能就只有一个:社交。
OK,我们回到Markdown这种语法本身,它的设计也体现出一个核心:唯一重要的东西是内容。
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不难发现,我们很多精力都花费在了形式上而非内容本身。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精美的排版无法让劣质的内容变好,但是优质的内容迟早会被人发现。
Markdown语法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它最大限度的让你忽略排版,让作者和读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内容身上。
永远保持对最重要信息的关注!
其实他和前面QQ的体验模式有点像,不让过多的噪声影响你对核心信息的关注。
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效率软件的方向。
4 结语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排版/形式上。
在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内容以外的东西是否重要?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不妨少花一点时间在形式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上。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调整好花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时间分配?
或许这又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 作者:王博霖
- 链接:https://www.wbolyn.com//article/252a91b5-8f66-81da-a444-ec45995f48ba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