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comment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常常在一段时间特别热衷于做某件事,然后过了没多久,我们就很难继续坚持下去;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就休息一会,然而事实是一旦停止,想要再继续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我在上半年二月份到五月份,曾连续100天在某个社群里坚持每日300字打卡,这件事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现在过了四五个月后,我再想继续每日打卡就会变得无比困难。
**或许坚持比再继续容易得多,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往往会被再继续前面的短暂放松所迷惑,以至于忽略了再继续的艰难。**
每天坚持更新公众号的日子和停止更新的日子就像两个分水岭,一旦滑落到另一边,想要回到原来的一边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跑步、写作、编程,无不是这样。
习惯就是这样,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停下来,就很难重新启动;就像一台熄火的车,启动需要外力推一把,加点油,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
我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段时间灵感爆棚,然后连续更新十天半个月,然后突然枯竭,不知道写些啥;然后又要过了很久,才能继续更新。
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来源于过去的刻意积累。
我之所以会写作灵感枯竭,往往是因为突然之间地断了输入与思考,而这种间断性的停止对于很多事情往往是有害的。
持续的输入、思考、输出往往比突然的停止再继续输出困难得多,就像前段时间连续更新七天,然后快一周没更新,现在想要继续完成这篇文章就比往常困难的多。
物理学上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定律:惯性定律,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用它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现在突然发现其实仅仅用来解释物体运动只是它的作用的冰山一角。
当我们离开了物理学科、离开了课堂,惯性定律似乎更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人生之事就像一辆奔跑的车,继续前进只需维持原状,而一旦停止,所需要的动力会远超前面的保持原状。
更糟糕的是,停止后恢复到原状态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很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内选择放弃,因为在恢复过程中我们必然与之前的速度有着一段距离,而我们会因此产生自我怀疑。
**但是惯性定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趋势是向前的,那么我们总归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
就像一块冰,我们不能因为它暂时没有融化而怀疑它是否会融化,只要它在吸收外界的能量,它总归是会有融化的时刻。
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也就是在给自己一个动力,重新启动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每天给自己一个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目标,完成它毫无压力,但是这却是继续前行的动力所在。
- 作者:王博霖
- 链接:https://www.wbolyn.com//article/252a91b5-8f66-8174-885c-e2db1e19b811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