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comment
大家好,我是王赞,看到朋友转发的推送了解到今天是汶川地震15周年,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也简单聊几句。
08年,那时候我也就7岁左右,对于这些事其实没有太多感受,对于汶川地震的了解更多的也是长大后通过书籍和网络所得。
不过另外一件事我倒是印象深刻,14年3月1日的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案,它发生在了昆明,这应该是离我最近的一个案件了。
当时我正在读初中,英语课上老师和我们说了这件事,听到的第一反应是害怕,毕竟我出现在昆明火车站的概率也挺高的。
29条生命,说没就没,想想真是让人惋惜,上一秒他们可能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我曾经设想过假如我突然去世,其他人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能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我的父母亲人朋友会比较难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难过也会逐渐消失。
唯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会在某个瞬间,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所提及:当年……可惜……不说他了……
额,有点搞笑,怎么感觉写着写着突然变味了,不说这件事了,我本人是比较积极乐观的啊,别被误导。
不过今天更多的也不是聊这个,今天聊一聊生活,聊一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
现在的人很少转发文章到朋友圈,而这一篇却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与喜欢,我想必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整篇文章看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共情,文章作者真正地俯下身来,和大家聊了聊会天。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努力,要奋进,但是很少有人会告诉你,不想做了就休息会,偶尔摆烂也挺好。
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框框架架所定义,却忘记了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每天忙忙碌碌,我们究竟需要什么呢?
或许如同文章里所说的,大抵是自由吧,选择的自由与被选择的自由。
我可以主动选择奋发向上,但是也拥有躺平的权利,成功固然可喜,普通亦是一种精彩。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昨天推荐的一篇文章:《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
故事的主人公李树的生活很窘迫,从外界定义来看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但是当他的朋友们去找他,想要给他介绍工作时,话到嘴边,却没说出口。
他的生活是困苦的,内心反而很平静轻松,他的状态并不比那些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人差。
**他自己主动的选择了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独自承担着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平淡且从容。**
他达到了一种自洽;当然,话说回来,我相信他之后还是会找工作上班的,不然我很难想象他未来的养老、赡养、生病的难题。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他又会选择其他的生活,他有着自己选择的自由。
回归文章的标题:没有一种生活可以复制,每一种生活都有无限可能,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眼光去定义他人的选择。
做好自己的选择,尊重他人的选择。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没有一条道理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个人都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
- 作者:王博霖
- 链接:https://www.wbolyn.com//article/252a91b5-8f66-81a8-a73e-ea8077fcf4be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